在国内的篮球界,对于年轻球员的界定与欧美国家有着显著的差异。在欧美,十六七岁的球员常被视为年轻球员,然而在国内,尤其是CBA联赛中,对于年轻球员的认知却有着不同的见解。
解立彬作为北京队的前主教练,曾经将27岁的张才仁视作年轻球员,这显示了国内教练对年龄的独特认知。最近,在国家队男篮短训营名单上,郭士强更是把即将年满28岁的李金效归类为年轻球员。这引起了广泛关注。尽管李金效在年龄上已经不占优势,但他的潜力和能力在集训营中仍然得到了重视。
CBA常规赛落下帷幕,为了发掘更多潜力股,中国男篮特别举办了一个集训营,其中汇聚了如朱正、冯傲等潜力年轻人。而来自四川的李金效,虽然已近28岁,但因其出色的表现和潜力,仍被郭士强视为年轻球员。这种对年轻球员的界定,无疑与欧美的观念有着明显的不同。
本赛季,李金效被广厦队租借到四川队后,其战术地位和上场时间都得到了大幅提升。在场均32.1分钟的上场时间里,他能够贡献10.4分、5.1个篮板以及1.7次助攻的出色数据。若非第三阶段因伤困扰,他的三分球命中率甚至有望达到38%左右。尽管早在17-18赛季就升入广厦一队,但在人才济济的广厦队中,李金效并未得到太多表现机会。然而在四川队,他确实展现出了自己的实力。
然而,从另一个角度看,中国男篮在世界篮坛的地位不断下滑,除了球员实力的限制外,本土教练的固有思维也是一个重要因素。一些真正有潜力的年轻球员如赵维伦、林葳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,反而更多地任用了一些年龄在二十七八岁的中生代球员。如果这种落后的思维不能得到改变,中国男篮想要在世界篮坛取得更好的成绩,确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总的来说,国内教练对于年轻球员的界定和培养方式,与欧美教练有着明显的差异。这种差异也体现在了国家队集训营的选拔中。尽管有些球员已经过了传统的“年轻”标准,但只要他们还有潜力、有能力,依然可以在国家队的集训营中得到重视。这种开放的态度和观念的转变,也许会为中国篮球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