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国队在欧锦赛中止步八强,这一结果让许多球迷为纳格尔斯曼感到惋惜。初时,裁判泰勒的判罚引起了争议,但在冷静分析后,人们发现德国队的大名单中已埋下隐患。胡梅尔斯、布兰特、戈雷茨卡以及格纳布里等悍将的缺席,无疑对球队的实力造成了影响。
在淘汰赛阶段,纳格尔斯曼面临着无法变阵的困境。尤其在萨内发挥不佳时,外界开始质疑为何阿德耶米未能入选。前德国国脚扬森认为,从理论上看,纳帅应该带上“多特帮”,因为黄黑军团的国脚们在欧冠的表现出色。然而,欧洲杯是淘汰赛性质的比赛,更需要考虑球员在关键时刻的发挥。据扬森透露,“多特帮”因内部原因被放弃,与战术原因无关。
这所谓的内部原因,主要是指团队内的团结问题。纳格尔斯曼虽然拥有丰富的执教履历,并拿过德甲冠军,但他作为国家队主帅仍然显得年轻,在德国足坛缺乏深厚的根基。因此,纳帅意识到更衣室可能成为隐患,为了保持球队的简单帮派结构,他在选择球员时做出了权衡。恰逢多特蒙德在联赛中表现不佳,仅获得第五名,这也成为“多特帮”被放弃的另一原因。
在德国足球界,队内帮派林立是常态。但纳格尔斯曼在处理这一问题上显得力不从心。扬森指出,这与教练团队的能力有关。纳帅未能有效管理“连襟组”,这是一个关键问题。助教瓦格纳虽然战术套路得到赞扬,但他在球员时代的成就有限,缺乏足够资历来管理这一复杂问题。
多特蒙德在本赛季的欧冠半决赛中表现出色,双杀大巴黎。尽管阿德耶米是进攻球员,但他在与姆巴佩的对决中表现不俗。布兰特和胡梅尔斯面对法兰西队伍时效率极高。特别是胡梅尔斯,他是目前德国足坛少数头球能力出色的球员。纳帅选择放弃他,实际上也放弃了德国足球的传统优势项目。
关于“多特帮”被放弃的内部原因,有人可能会质疑纳帅的决策依据。例如,布兰特在名单公布前的一段时间内没有在德甲进球。然而,扬森在解说时强调,布兰特作为中场球员,其状态不能仅以进球数来衡量。阿德耶米的情况可能涉及态度问题,但他此前拒绝了U21的征召。尽管胡梅尔斯表示愿意担任替补,但纳帅若真的让他坐板凳,可能会引发不满。近两个赛季,布兰特与胡梅尔斯的关系非常紧密,“多特帮”成员若一起入选国家队,“连襟组”可能威胁到更衣室的稳定性。
勒夫和弗利克等前教练可能具备更好的管理能力,但纳格尔斯曼显然在这方面经验不足。为了保持更衣室的稳定和球队的简单帮派结构,他选择了放弃“多特帮”,而选择了两位性格上没有攻击性的黄黑军团球员——施洛特贝克和菲尔克鲁格。这或许是一种无奈的选择,但也反映了纳帅在管理球队方面的局限性。如今德国队已遭淘汰,《图片报》开始聚焦内因,人们开始推测纳帅在处理派系问题和“连襟组”方面的无能,以及他无法让球员们平等竞争的问题。这或许是他未能带领德国队走得更远的原因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