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可否认的是,一支在常规赛季表现末位的球队——福建队,在本赛季竟创造了令人震撼的记录。这支常年游走于乐透区边缘的球队,竟然在本赛季成功签下了十名外援。这消息一经外媒曝光,立刻引起了广泛关注。
据最新报道,前NBA明星球员库克即将加入CBA联赛,而他的新东家正是本赛季战绩垫底的福建队。这一举动使得福建队成为了CBA联赛中首个单季签下十名外援的球队。这看似不合常理的操作,却可能为他们带来巨大的经济回报。
福建队给人的第一印象总是混迹于联赛的乐透区,尽管他们也曾有过如王哲林、陈林坚、龚松林、赵泰隆这样的国字号球员,但大部分时间里,他们的表现并未达到联盟的平均水平。然而,就是这样一支存在感相对较弱的队伍,却在对外援的引进上表现得尤为积极。
先前提到的库克加入之前,福建队已经签下了基恩、斯蒂尔、约瑟夫-杨等多名外援。其中,像约瑟夫-杨、高登这样的球员,在CBA联赛中有着丰富的经验,他们的实力也绝对是一流的。然而,这些外援在福建队的停留时间并不长,往往只能呆上一两个月便会被裁掉。例如斯蒂尔,本赛季福建队就两次裁掉他,但又连续三次重新签回他,这样的操作确实让人感到困惑。
那么,为何福建队在战绩如此糟糕的情况下,还如此热衷于更换外援呢?原因其实有两点。首先,通过频繁更换外援,福建队可以避免给予外援全额保障合同。按照CBA的规定,当外援在CBA效力的时间达到一定期限后,其合同可以转为保障性合同。为了节省开支,福建队选择裁掉表现不佳的外援,重新寻找新的外援,这样在资金上可以节省不少。
其次,福建队也利用CBA的规则漏洞,通过与新外援签约,获得他们下赛季的优先续约权。如果这名外援表现优异,引来其他球队的关注,福建队便可以利用这一优先续约权,将外援转卖出去,从而获得丰厚的利润。这种操作方式虽然看似无厘头,但却有可能为他们在下赛季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。
总的来说,福建队的这种操作方式虽然令人费解,但其中却蕴含着深层的经济策略和规则运用。他们通过不断尝试新的外援,不仅可能为球队带来新的活力和机会,还可能为球队带来意想不到的经济回报。这样的策略和操作方式无疑给CBA联赛带来了新的看点和话题。